对中国的食品安全和环境状况,国人的感觉大多很差,但这些感觉未必准确或者说未必全面。例如,2013年7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循例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说明,按照科学的方法全面来看,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在世界各国中居中上水平(在进行统计分析的107个国家中排名42位),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波动最小且有较好的营养标准等。这样系统、科学的评判使三天两头受各种媒体渲染报道的国人还是可以略微放心的:原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没那么差,少数地方发生的事件影响的人群、影响的方面也那么有限。那么,有没有类似的科学方法来看中国的环境状况呢?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德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DGE)共同开发了WWF水风险评估工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和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对这个评估工具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就可以对中国水环境进行英国经济学人对食品安全那样的科学评估。
商业计划书
从评估结果来看,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我国总体的水风险在世界各国中并不高,且长江、珠江、淮河等人口稠密、经济快速增长的区域在我国各大流域中还相对风险较低,这个结论与公众甚至部分专业人士的感觉有偏差。那是不是我国的总体水风险并不高,就可以对我国的江河管理“放任自流”了呢?尽管我国的水风险整体水平不高,但问题绝对不容小觑。可以用这样三点概括中国水风险评估的结论:静态尚好动态危、多风险且增长快、减风险要抓重点。例如,从水量、水质和水生态三个方面来说,我国的水风险数量多且增长太快。所幸其中有很多是力所能及削减的,比如在一些重点流域,对招致水风险的重点行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完全可以从工艺、布局和污染治理监管等方面着力,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减小水风险,实现良好的水与发展关系。
节能评估报告
我们认为,WWF水风险评估工具并非为哪个国家量身定做,而是一种希望在全球应用的普适性工具,因此其指标设置也是要全面考虑全球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具体说来,这个指标体系覆盖三大方面:物理风险主要反映客观情况,监管风险和声誉风险主要反映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水资源风险的控制状况。其中,物理风险指从水量、水质和生态等方面利用12个风险指标表征的水资源的客观风险状况,涵盖广泛。从指标体系的设置中可以看出,即使比较客观的物理风险,也全面考虑了处理水与发展关系时必须涉及的大多数方面,这样才能确保这个工具具有全球应用的可行性,才可能进行国际比较。我们对这个工具进行了一些本土化改造,这种改造必须兼顾合理性与可行性,即既要使这个评估工具能增强对我国水情和国情的针对性,也要确保这个指标体系的框架不变、指标大体稳定从而使评估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www.fengchizixun.com